“有意栽花,当然得放”——记北京大学1948届毕业典礼
应用化学系1948届 刘桂敏
1948届的毕业典礼,在本校沙滩红楼大操场举行,由胡适校长亲自主持。是日,惠风和畅,阳光普照,全体学生自由结队,内心感慨良多。
首先由胡校长致辞。他说:“诸位同学就要离开学校走入社会了,我在和大家分手之前,送给你们三根毫毛做礼物,就像孙行者在需要时,拔下毫毛,吹口法气,立能发挥最大的功能。第一根毫毛是每个人找个问题,找到了问题,再研究如何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是每个人一生该做的事,开始时不知道怎么起头,可找位师长,帮忙领进门里;第二根毫毛是‘有意栽花当然得放’,俗语说‘无心插柳柳成荫,有意栽花花不放’,哪有这般道理,我改成‘无心插柳尚可成荫,有意栽花当然得放。’从今后,你们怎么收获,先怎么栽。”
这两根“毫毛”让我终身受益,可惜如今已想不起第三根了。如有同学还能记忆第三根毫毛,恳请公诸于文,以还胡校长致辞全貌。
第二位致辞的是许德珩教授。他先慰问同学:吃早点了没有?吃饱了没有?接着说:“我的道行浅,只能拔一根毫毛送给同学们,俗语‘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为什么要骑在人民的头上做人上人呢?我改成‘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中人’来勉励同学们,要生活在广大的群众里,为全体人民服务!”
第三位致辞的是位助教,他说:“我还没修行得道,没有毫毛可拔,只能呐喊北大倡导的德先生和赛先生,不止是口号,大家得齐心栽种,开花结果!”还是大师兄厉害,立刻就将校长的毫毛消化应用了。
这三位师长送给我们的赠言,虽是五十五年前的金声玉振,可是一直萦回脑际,牢记在心,努力去做。有一年到台北南港,拜谒胡校长之陵墓并参观胡适纪念馆,收集了很多胡博士手书的卡片,其中之一写的是:“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这广为人知的十字真言,就是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遵循此法,就能受用胡校长的第一根毫毛。还有一张卡片写道:“功不唐捐”,就是说所下的工夫不会白费,也是第二根毫毛“有意栽花当然得放”的保证。
胡校长适之先生于1962年因心脏病发作,骤然去世,举世震惊,身后哀荣备至,各方吊祭挽联甚多,其中以我北大校友联名白话挽词最为传神:
大胆假设,老师没有死啊。
小心求证,我们还是哭了。
(本文写于2003年)
人物简介:
刘桂敏,女,1944-1948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工学院应用化学系,毕业后在南京化工厂工作;1948年12月到中国台湾,从事教育工作;1984年退休后前往美国和儿女团聚,定居于德克萨斯州。近一年因腿疾,只能在家中依靠助行器行动。刘桂敏的丈夫王执昀也是同系同届校友,二位校友对祖国和母校感情深厚,联系不断;此次为书稿的编写联系,王执昀校友作诗一首:
光阴荏苒九十春,
历经战乱幸生存。
异乡为客三十载,
猶念两岸故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