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的工科教育历史悠久,1910年3月即组织了工学院(当时称工科分科大学),下设土木、矿冶两个系(当时称门)。1916年以后,北大工学院经过停办、再建、扩大,到1952年已培养了近 5000名学生;其后工学院的师生中陆续有23人(教师12人、毕业生11人)入选两院院士。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北大工学院的机械、电机、土木、建筑四个系合并到清华大学,化工系合并到天津大学;北京大学工学院建制取消。同年,在院系体制改革中,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的力学专业建制成立。它是中国第一个力学专业。经过力学前辈们倡导确立了力学专业的办学方向、力学人才的培养模式;培育了强调基础理论、重视实验研究、理论联系实际等优良学风;并开拓了湍流研究等学术方向。
为了响应当时“三线建设”规划的需要,北京大学校方于1969年10月将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力学专业、技术物理系、无线电系一起迁到陕西汉中地区。
北京大学汉中分校(653分校)力学系于1972年成立。北京大学汉中分校于1978年底迁回北京。
1979年3月24日,北京大学力学系成立。
1995年力学系更名为力学与工程科学系。
1995年底,“湍流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科技部验收正式成立,2001年实验室更名为“湍流与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2005年6月,北京大学重新组建了工学院。成立了能源与资源工程系、生物医学工程系、先进材料与纳米技术系和工业工程与管理系。
2006年3月,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整体并入北京大学工学院。
2010年,工学院成立航空航天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