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京大学工学院席鹏副教授与物理学院施可彬研究员、龚旗煌院士合作,在深层STED超分辨显微成像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被Laser & Photonics Reviews作为2016年1月的封面文章发表。
近日,北京大学工学院邹如强课题组和郭少军课题组被国际著名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邀请撰写综述文章,系统总结了地壳丰度元素构成的氧还原催化剂的合成,及催化剂纳米结构对氧还原催化性能的影响,为未来设计和研制高效的非贵金属氧还原催化剂提供了重要指导。
1月17日,北京大学应用物理与技术研究中心2015年终总结会暨学术交流会顺利举行,中心成员及博士研究生共80余人参加了会议。
北京大学工学院应用物理与技术研究中心王前课题组最近在二维新型锂电池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国际知名学术期刊Nanoscale近日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刊发了他们题为 “TiC2: A New Two-Dimensional Sheet beyond MXenes”的研究论文。
日前,北京大学工学院特聘研究员于海峰课题组成功制备出了一种在近红外光—可见光—紫外光区域全波长驱动的液晶微纳复合薄膜。相关成果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应用材料与界面》期刊。
工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一级学科点教授韩鸿宾教授课题组建立了基于磁示踪原理的新型细胞微环境成像分析方法,并在脑微循环研究领域取得突破。
日前,北京大学工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09级本科毕业生王珏皛在其研究生导师——Rice大学生物工程师David Zhang及合作者的带领下发明出了一种独特方法来实时调整核酸探针试剂,并对靶序列结合成功进行了可靠的量化。
12月18日下午,北京大学-龚巧玉振兴科技忠孝奖学金颁奖典礼在英杰交流中心隆重举行。
刘谋斌研究员撰写的粒子方法相关专著“Particle Methods for Multi-Scale and Multi-Physics”近期由著名科技图书出版公司World Scientific出版。
材料科学领域的国际权威杂志《Advanced Materials》最近在线刊发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张艳锋研究员课题组的研究论文,报道了其在二硫化钼/石墨烯层间异质结构的可控制备及其本征电子结构表征方面所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